【人民日报】在产业发展的舞台上绽放人生精彩(深度观察)

来自:办公室   发布时间: 2022年06月17日 点击: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,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制度,大力发展技工教育,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。”

畅通渠道、完善政策、优化环境,近年来,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,技术工人的成长之路走得更踏实更顺畅。今年4月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《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(试行)》,又为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打开了职业发展新通道。

在山东潍坊市,记者认识了这样一批从事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的技术工人——

19岁的技工院校学生李天赐,因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青睐;

38岁的仲琦,多次在公司技能比武中获奖,一步步晋升为企业的六级技工;

46岁的王钦峰,去年12月成为潍坊市首批特级技师,享受正高级工程师待遇……

让我们走近这些技术工人,感悟他们的奋斗热情,分享他们的成长喜悦。

打造“孵化器”,让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

凭借在技工院校学到的一身本领,19岁的李天赐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,收获了人生第一份工作

去年12月,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,山东技师学院的中级工班三年级学生李天赐就被豪迈集团看中,谈妥了就业意向。“很开心,这是人生中关键的一步。”他说。

3年前,没考上高中时,李天赐一度灰心迷茫,“当时还是家里人多次劝说,我才决定进技校试试看。”没想到,进入山东技师学院学习数控加工后,李天赐发现自己选对了路,“我从小就爱鼓捣东西。学加工,觉得挺好玩,也不觉得累。”

在校期间,看到不少师兄师姐通过技能竞赛脱颖而出、顺利就业,李天赐更加坚定了走技能成才之路的决心。

在山东技师学院,李天赐接受的是工学一体化新型培养模式。传统模式中,学生一、二年级在校学习理论,三年级到企业顶岗实习。而在工学一体化模式下,三年学习过程中,理论实操交叉进行。

这样一来,李天赐在一、二年级就有了前往企业实习的机会。他所在的智能制造学院,还直接将教室改成教学性生产中心,“学习内容就是动手组装产品。只有产品通过厂商验收,才能通过期末考试。”

兴趣加努力,让李天赐逐步成长起来。去年12月,在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,他荣获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学生组一等奖。靠着这一成绩,李天赐赢得了豪迈集团招工人员的关注,收获了一份稳定的工作。

“与院校合作越深入,就越觉得培养技能人才离不开技工院校的支持。”豪迈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杜平感慨。2021年,豪迈集团共招聘了2500名一线技术工人,其中有1000名为职业技术院校、技工院校毕业生。

近年来,山东省重点产业新增劳动力近七成来自职业院校。山东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16年保持在98%以上。

人社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492所,今年计划招生140万人以上。人社部提出,力争到“十四五”末,建设100个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,推动1000所技工院校参与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,让技工院校更好成为技能人才“孵化器”。

技工院校是输送新生力量的“蓄水池”,也是提升在职员工技能水平的“加油站”。

“刺刺刺”,火花四溅。站在操作台前,王成森时而对着电子图纸核对参数,时而熟练地操控机器面板加工模具。

进入豪迈集团第十七个年头,36岁的王成森已晋升为初级技师,是车间内技能等级最高的师傅,操作起镗铣床,那叫一个驾轻就熟。不过今年3月,王成森却作了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决定:报名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,重新成为一名学徒。

“干操作咱在行,可欠缺理论知识,得从头学起。”王成森说,以前,自己只会简单照着图纸加工,对参数设定的原理并不清楚,遇到一些复杂零部件,时常会出现组装不起来的情况。

学徒制理论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机械制图。“学了绘图,看图纸更明白了,对零部件间的组合也更清楚。之后再加工新型复杂零部件,再也不发怵了。”王成森说。

王成森参加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,实操课程由公司负责,理论课程则由山东技师学院负责。豪迈集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,请山东技师学院为公司专门设计课程、编写教材、提供培训。“和在校生相比,为公司员工设置的课程更精简,也更贴合生产实际。”山东技师学院副院长朱金龙说。

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的企业新型学徒制,是指由企业与企业培训中心、院校、职业培训机构等联合,采取企校双师带徒、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企业技能人才。据人社部统计,2019年至2021年,全国共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40多万人。

架设“立交桥”,让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更广

靠着接连几次在公司技能比武中取得的优异成绩,38岁的仲琦一步步晋升为企业的六级技工,还有了向专业技术岗位转岗的机会

5月28日一大早,豪迈集团电火花机床操作车间好不热闹,一年一度的电加工技能比武正式开赛。作为参赛者,第六生产部的仲琦早早来到公司。这天,她将与集团各生产部门的100多名电火花机床操作好手同台竞技。

比赛开始了。每名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,用数控机床加工出一朵立体金属花,看谁做的精度最高。比赛完毕,仲琦的心情平缓下来,开始坐在一边,仔细观察场上选手的手法。“这个手法很巧妙”“他速度好快啊”……仲琦看得认真,还不时与同事交流。

激烈的比赛从早上7点10分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。最终,仲琦获得三等奖,成功赢回一台电饼铛。令她期待的是,今年,豪迈集团计划开展集团层面技能比武41场,涉及车、铣、钳、研发、设计等各类工种,再加上生产部、车间自己组织的选拔赛,总共近200场,可谓好戏连台。

为啥对技能比武这么上心?仲琦解释道,一方面是对技艺和荣誉感的追求,另一方面,技能比武的成绩也和自己的技能等级晋升相关。

原来,豪迈集团在参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基础上,在企业内部为技能人才设置了高级技工和技师两个发展序列,每个序列分九级。只有九级高级技工才有机会升入技师行列。

“公司规定,要晋升四级以上的高级技工,先得在技能比武中获得一等奖。”仲琦靠着之前3次参加技能比武的优异成绩,一步步晋升为六级技工,成为所在车间技能等级最高的员工。

“只有高技能人才,才能保证公司产品质量过硬、生产稳定。”杜平表示,目前,集团拥有高级技师280名、技师640名,“组织技能比武,历练了团队,也提升了大家的成就感。未来,我们将积极对接国家制度安排,为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。”

铺设纵向“成长阶梯”的同时,豪迈集团还架起了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之间横向流动的“桥梁”,为技术工人拓宽发展空间。

这不,仲琦将目标瞄准了培训讲师岗位,“干了这么多年生产一线,也带了许多徒弟,希望能转型为专职培训师,为大家传授经验。”

杜平告诉记者,豪迈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公司内部的“小高考”,各业务部门统一张榜,向全公司招贤纳士。技能人才除了可以申请调往不同工种、不同生产部门的实操岗位,还能从生产一线申请转入编程、研发等岗位。

“2021年,豪迈集团内部轮岗3000多人次,更多人走上新岗位、有了新发展。”杜平说,让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融合发展,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,也能让员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,大伙儿对此充满期待。

2020年,人社部出台文件,要求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。山东省人社部门也积极推进职业贯通发展,推动企业建立技能人才与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才同等对待、互通互转的岗位制度。截至目前,山东已有672名技能人才转到相应等级的职称系列。

“企业将技能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、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并行设置、层级互相对照,架设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‘立交桥’,有利于激发队伍活力,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。”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认为。

打破“天花板”,让技能人才奋斗热情更高

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,46岁的王钦峰为公司作出重大贡献,被评为特级技师,为年轻员工树立了榜样

在仲琦、王成森等“中生代”员工眼中,集团里最敬佩、最羡慕的榜样,还是入职20多年的王钦峰。

去年12月23日,在豪迈集团组织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中,王钦峰被评聘为特级技师。

“以前,只知道有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和高级技师,没想到现在还有企业特级技师,并且能按照正高级工程师级别兑现工资待遇。”王钦峰还被公司纳入股权激励计划,成了公司的股东之一。

成功背后是王钦峰长期不懈的努力——

1995年,年仅19岁的王钦峰进入公司,成为最早的34名员工之一。公司支持、自己努力,他把车床、铣床、刨床、磨床等技术学了个遍,还自学了机械、电气、数控等专业知识。

1996年,公司签下一笔柴油机曲轴端盖的加工合同。当时,公司员工一个工作日最多只能加工16个曲轴端盖,远远落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。这时,善学习、勤思考的王钦峰经过仔细研究,发明了一把组合刀具,不仅将生产效率提高了1.5倍,还能显著改善产品质量,他本人更是创造了一个月加工1450件、合格率达99.9%的纪录。

此后多年,王钦峰深入钻研电火花机床的各项技术,成功研发了防弧电路,解决了机床“烧结”的难题,成为名副其实的电火花专家。2010年,王钦峰又带领同事研制出无阻电源,将电火花机床的能耗降低了48%,每年可为全公司节约电费、材料费300多万元。

“王钦峰文化程度不高,但屡屡在企业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。”豪迈集团总裁张恭运告诉记者,王钦峰设计的电气柜和防弧电路行业领先,让企业在起步之初就打开了市场,他设计的电火花取断丝锥机床也填补了国内空白。在企业看来,文凭不是最重要的,只要能创造价值、作出贡献,高技能人才就能赢得大家的认可与尊重。

让张恭运高兴的是,如今企业里“有用即是人才,人人皆可成才,人人尽显其才”的氛围越发浓厚。

2021年11月,公司环境管理专员赵明敏经调研分析,认为车间使用的清洗废液过滤后有回收利用的价值,便提议采购一台膜过滤设备,对滤液进行重新利用。“赵明敏提出的小改进,不仅节省了废液处理费用,也减少了购买新液的费用,每年可为公司节省58万元。”看到公司事业后继有人,王钦峰很是欣慰。

前不久,在总结北京、山东等省份特级技师评聘试点经验的基础上,人社部决定,将原有的“五级”技能等级延伸和发展为新“八级工”制度。新“八级工”制度,即在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和高级技师之下补设学徒工,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。“‘五级’变‘八级’,有利于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‘天花板’,激励大家不断向上发展。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说。

提高待遇、加强表彰激励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、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和评价体系……当前,各地区各部门正为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积极营造良好氛围。

再过不久,毕业离校的李天赐将正式加入豪迈集团,与王钦峰等前辈一道奋斗。对未来,他满怀期待:“希望能在产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不断成长,收获属于技术工人的精彩人生!”

激励技能人才加快成长(记者手记)

中国商飞的钳工组组长胡双钱,创造了打磨零件100%合格的佳绩,为国产大客机C919成功首飞作出积极贡献;

全国劳动模范、来自贵州的高级技师周家荣三十年如一日研究钢丝绳,为一座座世界级大桥提供了质量过硬的产品;

80后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,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,帮助企业成为“隐形冠军”……

技术工人,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。从“嫦娥”奔月到“祝融”探火,从“北斗”组网到“奋斗者”深潜,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……许许多多重大项目、重大工程的成功,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。

当今世界,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、劳动者素质的竞争。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已初步形成一支规模日益壮大、结构日益优化、素质逐步提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。截至2021年底,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6000万人。同时也要看到,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、结构失衡等短板仍然存在。近几年,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。有些企业表示,设备易得、技工难求,有时即便开出很丰厚的薪资,也难招到合适的高技能人才。

无论是加强科技创新、建设制造强国,还是破解用工结构性难题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,都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,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。最重要的是通过健全体制机制,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
强化激励,增强技能人才的获得感。在职工工资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基础上,有关部门可鼓励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,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设置技能津贴,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。

畅通渠道,让技能人才有盼头有奔头。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机制,打造人才纵向发展的“阶梯”、横向流动的“桥梁”。

完善政策,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。在落户政策上向技能人才倾斜,在子女入学、就医等方面提供便利……有关部门可采取一系列关爱措施,逐步扭转“重学历、轻技能”的传统观念,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产业工人大军。

当然,成长为高技能人才也离不开劳动者自身的努力。以勤学长知识、以苦练精技术、以创新求突破,会有更多技能工人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。

我们欣喜地看到,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、服务技能人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,一些技工院校也呈现招生规模稳步扩大、生源质量日益提升的良好态势。期待通过持续努力,能激励技能人才加快成长,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、提供有力支撑。

版式设计:张芳曼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6月08日 18 版)

原文链接:http://finance.people.com.cn/n1/2022/0608/c1004-32440725.html

编辑:张丽萍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版权所有:山东技师学院  法律顾问单位: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  微信ID:isdjsxy   邮编:250200

学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号  电话:0531-81291067(办公室)  81292289(招生咨询)  鲁ICP备05042441-1

【人民日报】在产业发展的舞台上绽放人生精彩(深度观察)

来自:办公室   发布时间: 2022年06月17日 点击: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,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制度,大力发展技工教育,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。”

畅通渠道、完善政策、优化环境,近年来,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,技术工人的成长之路走得更踏实更顺畅。今年4月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《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(试行)》,又为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打开了职业发展新通道。

在山东潍坊市,记者认识了这样一批从事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的技术工人——

19岁的技工院校学生李天赐,因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青睐;

38岁的仲琦,多次在公司技能比武中获奖,一步步晋升为企业的六级技工;

46岁的王钦峰,去年12月成为潍坊市首批特级技师,享受正高级工程师待遇……

让我们走近这些技术工人,感悟他们的奋斗热情,分享他们的成长喜悦。

打造“孵化器”,让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

凭借在技工院校学到的一身本领,19岁的李天赐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,收获了人生第一份工作

去年12月,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,山东技师学院的中级工班三年级学生李天赐就被豪迈集团看中,谈妥了就业意向。“很开心,这是人生中关键的一步。”他说。

3年前,没考上高中时,李天赐一度灰心迷茫,“当时还是家里人多次劝说,我才决定进技校试试看。”没想到,进入山东技师学院学习数控加工后,李天赐发现自己选对了路,“我从小就爱鼓捣东西。学加工,觉得挺好玩,也不觉得累。”

在校期间,看到不少师兄师姐通过技能竞赛脱颖而出、顺利就业,李天赐更加坚定了走技能成才之路的决心。

在山东技师学院,李天赐接受的是工学一体化新型培养模式。传统模式中,学生一、二年级在校学习理论,三年级到企业顶岗实习。而在工学一体化模式下,三年学习过程中,理论实操交叉进行。

这样一来,李天赐在一、二年级就有了前往企业实习的机会。他所在的智能制造学院,还直接将教室改成教学性生产中心,“学习内容就是动手组装产品。只有产品通过厂商验收,才能通过期末考试。”

兴趣加努力,让李天赐逐步成长起来。去年12月,在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,他荣获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学生组一等奖。靠着这一成绩,李天赐赢得了豪迈集团招工人员的关注,收获了一份稳定的工作。

“与院校合作越深入,就越觉得培养技能人才离不开技工院校的支持。”豪迈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杜平感慨。2021年,豪迈集团共招聘了2500名一线技术工人,其中有1000名为职业技术院校、技工院校毕业生。

近年来,山东省重点产业新增劳动力近七成来自职业院校。山东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16年保持在98%以上。

人社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492所,今年计划招生140万人以上。人社部提出,力争到“十四五”末,建设100个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,推动1000所技工院校参与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,让技工院校更好成为技能人才“孵化器”。

技工院校是输送新生力量的“蓄水池”,也是提升在职员工技能水平的“加油站”。

“刺刺刺”,火花四溅。站在操作台前,王成森时而对着电子图纸核对参数,时而熟练地操控机器面板加工模具。

进入豪迈集团第十七个年头,36岁的王成森已晋升为初级技师,是车间内技能等级最高的师傅,操作起镗铣床,那叫一个驾轻就熟。不过今年3月,王成森却作了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决定:报名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,重新成为一名学徒。

“干操作咱在行,可欠缺理论知识,得从头学起。”王成森说,以前,自己只会简单照着图纸加工,对参数设定的原理并不清楚,遇到一些复杂零部件,时常会出现组装不起来的情况。

学徒制理论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机械制图。“学了绘图,看图纸更明白了,对零部件间的组合也更清楚。之后再加工新型复杂零部件,再也不发怵了。”王成森说。

王成森参加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,实操课程由公司负责,理论课程则由山东技师学院负责。豪迈集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,请山东技师学院为公司专门设计课程、编写教材、提供培训。“和在校生相比,为公司员工设置的课程更精简,也更贴合生产实际。”山东技师学院副院长朱金龙说。

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的企业新型学徒制,是指由企业与企业培训中心、院校、职业培训机构等联合,采取企校双师带徒、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企业技能人才。据人社部统计,2019年至2021年,全国共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40多万人。

架设“立交桥”,让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更广

靠着接连几次在公司技能比武中取得的优异成绩,38岁的仲琦一步步晋升为企业的六级技工,还有了向专业技术岗位转岗的机会

5月28日一大早,豪迈集团电火花机床操作车间好不热闹,一年一度的电加工技能比武正式开赛。作为参赛者,第六生产部的仲琦早早来到公司。这天,她将与集团各生产部门的100多名电火花机床操作好手同台竞技。

比赛开始了。每名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,用数控机床加工出一朵立体金属花,看谁做的精度最高。比赛完毕,仲琦的心情平缓下来,开始坐在一边,仔细观察场上选手的手法。“这个手法很巧妙”“他速度好快啊”……仲琦看得认真,还不时与同事交流。

激烈的比赛从早上7点10分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。最终,仲琦获得三等奖,成功赢回一台电饼铛。令她期待的是,今年,豪迈集团计划开展集团层面技能比武41场,涉及车、铣、钳、研发、设计等各类工种,再加上生产部、车间自己组织的选拔赛,总共近200场,可谓好戏连台。

为啥对技能比武这么上心?仲琦解释道,一方面是对技艺和荣誉感的追求,另一方面,技能比武的成绩也和自己的技能等级晋升相关。

原来,豪迈集团在参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基础上,在企业内部为技能人才设置了高级技工和技师两个发展序列,每个序列分九级。只有九级高级技工才有机会升入技师行列。

“公司规定,要晋升四级以上的高级技工,先得在技能比武中获得一等奖。”仲琦靠着之前3次参加技能比武的优异成绩,一步步晋升为六级技工,成为所在车间技能等级最高的员工。

“只有高技能人才,才能保证公司产品质量过硬、生产稳定。”杜平表示,目前,集团拥有高级技师280名、技师640名,“组织技能比武,历练了团队,也提升了大家的成就感。未来,我们将积极对接国家制度安排,为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。”

铺设纵向“成长阶梯”的同时,豪迈集团还架起了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之间横向流动的“桥梁”,为技术工人拓宽发展空间。

这不,仲琦将目标瞄准了培训讲师岗位,“干了这么多年生产一线,也带了许多徒弟,希望能转型为专职培训师,为大家传授经验。”

杜平告诉记者,豪迈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公司内部的“小高考”,各业务部门统一张榜,向全公司招贤纳士。技能人才除了可以申请调往不同工种、不同生产部门的实操岗位,还能从生产一线申请转入编程、研发等岗位。

“2021年,豪迈集团内部轮岗3000多人次,更多人走上新岗位、有了新发展。”杜平说,让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融合发展,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,也能让员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,大伙儿对此充满期待。

2020年,人社部出台文件,要求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。山东省人社部门也积极推进职业贯通发展,推动企业建立技能人才与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才同等对待、互通互转的岗位制度。截至目前,山东已有672名技能人才转到相应等级的职称系列。

“企业将技能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、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并行设置、层级互相对照,架设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‘立交桥’,有利于激发队伍活力,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。”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认为。

打破“天花板”,让技能人才奋斗热情更高

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,46岁的王钦峰为公司作出重大贡献,被评为特级技师,为年轻员工树立了榜样

在仲琦、王成森等“中生代”员工眼中,集团里最敬佩、最羡慕的榜样,还是入职20多年的王钦峰。

去年12月23日,在豪迈集团组织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中,王钦峰被评聘为特级技师。

“以前,只知道有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和高级技师,没想到现在还有企业特级技师,并且能按照正高级工程师级别兑现工资待遇。”王钦峰还被公司纳入股权激励计划,成了公司的股东之一。

成功背后是王钦峰长期不懈的努力——

1995年,年仅19岁的王钦峰进入公司,成为最早的34名员工之一。公司支持、自己努力,他把车床、铣床、刨床、磨床等技术学了个遍,还自学了机械、电气、数控等专业知识。

1996年,公司签下一笔柴油机曲轴端盖的加工合同。当时,公司员工一个工作日最多只能加工16个曲轴端盖,远远落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。这时,善学习、勤思考的王钦峰经过仔细研究,发明了一把组合刀具,不仅将生产效率提高了1.5倍,还能显著改善产品质量,他本人更是创造了一个月加工1450件、合格率达99.9%的纪录。

此后多年,王钦峰深入钻研电火花机床的各项技术,成功研发了防弧电路,解决了机床“烧结”的难题,成为名副其实的电火花专家。2010年,王钦峰又带领同事研制出无阻电源,将电火花机床的能耗降低了48%,每年可为全公司节约电费、材料费300多万元。

“王钦峰文化程度不高,但屡屡在企业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。”豪迈集团总裁张恭运告诉记者,王钦峰设计的电气柜和防弧电路行业领先,让企业在起步之初就打开了市场,他设计的电火花取断丝锥机床也填补了国内空白。在企业看来,文凭不是最重要的,只要能创造价值、作出贡献,高技能人才就能赢得大家的认可与尊重。

让张恭运高兴的是,如今企业里“有用即是人才,人人皆可成才,人人尽显其才”的氛围越发浓厚。

2021年11月,公司环境管理专员赵明敏经调研分析,认为车间使用的清洗废液过滤后有回收利用的价值,便提议采购一台膜过滤设备,对滤液进行重新利用。“赵明敏提出的小改进,不仅节省了废液处理费用,也减少了购买新液的费用,每年可为公司节省58万元。”看到公司事业后继有人,王钦峰很是欣慰。

前不久,在总结北京、山东等省份特级技师评聘试点经验的基础上,人社部决定,将原有的“五级”技能等级延伸和发展为新“八级工”制度。新“八级工”制度,即在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和高级技师之下补设学徒工,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。“‘五级’变‘八级’,有利于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‘天花板’,激励大家不断向上发展。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说。

提高待遇、加强表彰激励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、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和评价体系……当前,各地区各部门正为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积极营造良好氛围。

再过不久,毕业离校的李天赐将正式加入豪迈集团,与王钦峰等前辈一道奋斗。对未来,他满怀期待:“希望能在产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不断成长,收获属于技术工人的精彩人生!”

激励技能人才加快成长(记者手记)

中国商飞的钳工组组长胡双钱,创造了打磨零件100%合格的佳绩,为国产大客机C919成功首飞作出积极贡献;

全国劳动模范、来自贵州的高级技师周家荣三十年如一日研究钢丝绳,为一座座世界级大桥提供了质量过硬的产品;

80后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,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,帮助企业成为“隐形冠军”……

技术工人,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。从“嫦娥”奔月到“祝融”探火,从“北斗”组网到“奋斗者”深潜,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……许许多多重大项目、重大工程的成功,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。

当今世界,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、劳动者素质的竞争。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已初步形成一支规模日益壮大、结构日益优化、素质逐步提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。截至2021年底,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6000万人。同时也要看到,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、结构失衡等短板仍然存在。近几年,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。有些企业表示,设备易得、技工难求,有时即便开出很丰厚的薪资,也难招到合适的高技能人才。

无论是加强科技创新、建设制造强国,还是破解用工结构性难题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,都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,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。最重要的是通过健全体制机制,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
强化激励,增强技能人才的获得感。在职工工资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基础上,有关部门可鼓励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,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设置技能津贴,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。

畅通渠道,让技能人才有盼头有奔头。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机制,打造人才纵向发展的“阶梯”、横向流动的“桥梁”。

完善政策,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。在落户政策上向技能人才倾斜,在子女入学、就医等方面提供便利……有关部门可采取一系列关爱措施,逐步扭转“重学历、轻技能”的传统观念,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产业工人大军。

当然,成长为高技能人才也离不开劳动者自身的努力。以勤学长知识、以苦练精技术、以创新求突破,会有更多技能工人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。

我们欣喜地看到,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、服务技能人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,一些技工院校也呈现招生规模稳步扩大、生源质量日益提升的良好态势。期待通过持续努力,能激励技能人才加快成长,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、提供有力支撑。

版式设计:张芳曼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6月08日 18 版)

原文链接:http://finance.people.com.cn/n1/2022/0608/c1004-32440725.html

编辑:张丽萍
上一篇:
下一篇:
中科汇联承办,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,portal门户,舆情监测,搜索引擎,政府门户,信息公开,电子政务